记者证怎么考
我一个朋友考过记者证挺难的。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广东省记者职称通知你可以在相关网业上咨询以下。下面我给你一些提示广东省记者职称通知:
一、核准依据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新出报刊[2003]1222号);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报社记者站人员记者证换发工作的通知》(新出报刊司[2004]59号)。
二、核准对象
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报纸、新闻性期刊的出版单位、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及其它相关单位的新闻采编人员。经清理整顿后符合建站条件,并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登记的报社记者站采编人员。
三、核准条件
(一)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新闻纪律,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二) 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及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
(三) 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或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签有合法劳动聘用合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连续聘用时间已达一年以上。
●驻记者站记者的人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人。
下列人员不发新闻记者证:
(一) 新闻机构中党务、行政、后勤、经营、广告、工程技术等非采编岗位工作人员;
(二) 新闻机构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为新闻机构提供稿件或节目的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专职或 *** 为新闻机构采编新闻稿件的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员;
(三) 教学辅导类报纸、高等学校校报工作人员;
(四) 非新闻性期刊以及无新闻采编业务的其他期刊工作人员;
(五) 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因违法或因违规违纪受过严重处罚的人员。
四、应提交的纸质材料
(一) 《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
(二)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
以上两表可在中国记者网或本网“政务办事处/表格下载”栏目下载。
五、应提交的电子材料
(一) 《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
(二)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
(三) 记者证申请人相片的数字文件,规格(像素119×86,文件格式为GIF、JPEG或BMP),提交的相片(数字格式)须与领取新闻记者证后在证件上张贴的相片(1寸彩色相片)一致。
六、核准程序
(一) 新闻机构将应提交的纸质材料上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二) 设有独立建制新闻出版局的地级以上市(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汕头、江门、茂名、惠州、湛江、汕尾、阳江、潮州、揭阳)的新闻机构,须将应提交的纸质材料报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再向省新闻出版局申报。
(三) 新闻机构上报纸质材料的同时,将应提交的电子材料通过“中国记者网”传输。
(四) 新闻机构的纸质申报材料要在2004年1月20日前送达省局政务办事窗口。省局将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对省内新闻机构的申报材料汇总审核后,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五) 新闻出版总署收到经省局审核通过的“两表”后,在记者网中生成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数据库,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发证记者名单和证件发放数量。
(六) 新闻机构按中国记者网确认的记者名单、数量,直接到省局政务办事窗口领取记者证;并按中国记者网上确定的记者证填写内容准确填写有关证件项目,在记者证相片位置加盖本新闻机构公章(钢印)。
(七) 记者领取新闻记者证后,须及时登录中国记者网,确认所发记者证与记者网中本人记者证的合法样式完全一致,并激活本人记者证,方可成为有效证件。
激活后的有效证件,将进入记者网的公众核验系统,接受社会公众查验和监督。
七、驻粤报社记者站记者换证办法
(一)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通过中国记者网录入《记者站审核登记情况汇总表》。
(二) 报社记者站人员填写《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报社审核通过并加盖公章后将其他证明材料(身份证、学历、职称、培训合格证、聘用合同等复印件)一并送至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审核通过后,向总署报刊司上报《记者站换证人员汇总表》。
(三) 报社同时通过加密终端在中国记者网上录入记者证申请,并按本报社人员的申报流程提交到报社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
(四) 总署报刊司将根据《记者站换证人员汇总表》及网上记者站申报人员进行审批,换证人员名单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上报的《记者站换证人员汇总表》为准。
(五) 中央报社记者站的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发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社记者站的记者证由报社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统一发放。
我省广播电视系统换发记者证工作,按照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执行。
国务院批转《新闻记者业务职称暂行规定》的通知
之一条 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定为:特级记者、高级记者、记者、助理记者。第二条 确定和晋升业务职称的新闻记者,必须拥护中国 *** 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刻苦钻研业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第三条 确定和晋升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应以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为主要依据,并适当考虑学历和资历。第四条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备下列条件,确定为助理记者:
(一)具有本专业一定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二)初步掌握采编业务,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能够完成一般工作任务;
(三)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第五条 助理记者或具有同等业务水平的,具备下列条件,确定或晋升为记者:(一)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二)有独立承担采编业务的能力,有一定的政策水平,能够较熟练地处理或撰写工作所需要各类体裁的稿件,工作中有一定成绩;
(三)掌握一门外语。第六条 记者或具有同等业务水平的,具备下列条件,确定或晋升为高级记者:(一)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新闻业务或某门学科有较深的研究,有一定水平的论著;
(二)新闻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有相当的政策水平,能够掌握宣传报道方针,能够熟练地审定各类稿件或者能够组织、指导重大采访活动,能够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工作成绩显著;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第七条 高级记者或具有同等业务水平的,具备下列条件,确定或晋升为特级记
者:(一)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新闻业务或某门学科有系统的研究和较深的造诣,有较高水平的论著;
(二)新闻工作经验丰富,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提出一个时期的宣传报道计划意见,能够采编和撰写重要新闻、通讯、评论等各类体裁的稿件,能够解决采编业务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工作成绩卓著;
(三)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第八条 确定和晋升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必须经过考核。考核在平时考绩基础上,每一至三年进行一次。工作中有特殊贡献或成绩特别优异者,可随时考核,破格晋升。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的,除评议其业务成绩外,还应当对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进行测验。第九条 确定和晋升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评审组织评定。各级评审组织的组成,由同级主管机关批准。第十条 确定和晋升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须由本人申请或组织推荐, 填写业务简历表,提交业务工作报告或学术论著,经过相应的评审组织评定后,由主管机关授予业务职称。
特级记者和高级记者,由国务院各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授予;记者,由相当于行政公署一级机关授予;助理记者,由相当于县一级机关授予。对取得记者以上业务职称的新闻记者,颁发证书。第十一条 确定和晋升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营私舞弊,打击压制新闻干部或采取非法手段骗取职称的,应当按情节轻重,严肃处理。第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现职新闻记者。第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可根据本暂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记者职称评定条件
条件如下:
一、能力条件:
1、具有广博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显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在全省新闻界有较高知名度。
2、主持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下同)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时长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二、业绩条件: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 *** 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3项。
论文著作条件,三选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下同)。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三、破格申报高级记者业绩条件:
1、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
2、获长江韬奋奖(正式奖);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1项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破格申报高级记者论文著作条件,三选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2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3篇)。
拓展资料:
由国家人事局拟订,一九八0年十二月八日国务院批转。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新闻记者的培养、考核和合理使用,鼓励他们努力钻研业务,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新闻记者队伍 ,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本暂行规定共计十三条,包括新闻记者的业务职称及所需要的条件、新闻记者晋升规则和纪律等。
高级记者职称评定条件有哪些各省市记者评定条件百度百科——新闻记者业务职称暂行规定
广东省职称评定条件
根据粤人社发〔2014〕122号广东省记者职称通知,广东省职称评定条件具体如下:(含各类职称评审条件)
申报评审条件。
1.高级统计师资格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级统计师资格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0号)广东省记者职称通知,翻译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资深翻译和一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51号)。
其他执行1998年以来省颁布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其中地质勘查工程、轻工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执行《广东省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中、初级资格条件(试行)》(粤人发〔2008〕184号)、《广东省轻工工程专业高、中、初级资格条件(试行)》(粤人发〔2008〕185号)。
2.学历、资历条件执行《关于深化广东省记者职称通知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2003〕178号)、《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2005〕177号)、《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197号)。
3.职称外语条件执行《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粤人发〔2007〕120号),2001年广东省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单不作为职称外语条件的有效依据。
4.计算机条件执行《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更新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0〕176号)。
5.继续教育条件执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要求提供2010年(或取得现资格)至今每年度的继续教育证明,2014年度不作硬性要求。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