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系列专业中级职称申报需要那些条件。

一、正常申报条件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助理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广东省]广东省新闻出版职称,广东省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

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是大专吗

您好,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大专院校,它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是一所以新闻出版为主,综合性大专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广东省唯一的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新闻出版专业培养基地。学校现有新闻出版、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国际商务等专业,拥有新闻出版、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以及新闻出版、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国际商务等专业的硕士学位教育。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余人。学校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是怎么评的?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申报条件

第十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主任记者、主任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广东省新闻出版职称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三)记者、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记者、

助理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记者、助理编

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四)助理记者、助理编辑

参加工作后,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五)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广东省新闻出版职称;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记者、编辑资格。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

第十一条 外语(古汉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或省统一组织的古汉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二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条件

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广博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显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在全省新闻界有较高知名度。

2、主持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下同)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时长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 *** 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3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下同)。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三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二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

2、获长江韬奋奖(正式奖);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1项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2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3篇)。

第十四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条件

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

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丰富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专业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在省内新闻界有一定知名度。

2、主持过3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3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较丰富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2、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l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

第十五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 *** 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六条 记者、编辑条件

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系统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采编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

2、参与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或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的策划,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发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00篇)。

(二)业绩条件

获省级好新闻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1篇。

第十七条 记者、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

九条和第十六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或获省级好新闻一

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

2、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创新成果,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并经市级以上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在县级新闻单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

第十八条 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条件

申报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能力业绩条件

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掌握

采访、编辑等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

工作业绩。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级以上正式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有一定见解

的新闻专业论文或采编札记。

《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23-7629、国内统一刊号CN15-3591/G,是合法刊物吗?

非法广东省新闻出版职称的。CNxx_xxxx的代号有一个范围广东省新闻出版职称,除此之外都是非法出版物。前两位的数字不能大于65,后四位的含义是:报刊类0001——0999,期刊类是1000——5999。因此,该期刊是非法的。如果想发表文章又没有门路,可以和90zwd@163.com联系,广东省新闻出版职称我这里有多种适合教育类的期刊和报刊。

另外,你可以登陆"中国期刊网"()查询 。

请参考下面的内容:

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泉教职改〔2004〕8号

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市)教育局职改办,市直各学校: 2003年以来,我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盗版印刷CN刊物、假冒CN刊号等类型的非法出版物,以及未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为此,我局于2004年3月10日发出《关于盗版和非正式出版CN刊物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教职改〔2004〕2号)的文件通知,但由于非法刊物给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广大教师反响强烈,分别通过来电来信举报等形式反映情况。为了使评审工作能够健康、顺利地进行,维护评审工作的严肃性,经向新闻出版部门和有关单位查实,以及在"中国期刊网"()查询有关刊物的论文目录,现就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 一、经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杂志社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教学月刊》(CN33-1279/G4)2003年8A和8B综合版等2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2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二、经广西教育学院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中学文科》(CN45-1280/G4)2003年5·6月号合刊、《中学理科》(CN45-1279/G4)2003年5月号、《小学教学参考》(CN45-1233/G4)2003年5·6月号合刊等3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3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三、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认定《改革与创新》(CN35-0053)、《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CN03-4383/HK)、《当代教育杂志》(CN(HK)NR4064/190/01)、《中国教学纵横杂志》(CN(HK)NR4159/87/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CN(H)39-7869/G)、《中国现代教育杂志》(CN35-3917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CN18-4258/H)等7种刊物为非法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当代素质教育》(CN03-3313/G·HK)、《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CN03-3569/G·HK)等2种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 四、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证实《航空教育》(CN11-2548/G)、《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未在该局登记,它们的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系非法出版物。 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教学研究论丛》(CN11-1038/F)与《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系同一刊物。 五、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查实,并在其网站上作特别提示(),由此认定与其特别提示内同名同号的刊物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刊物及其刊号详见附件。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导刊》(CN23-1340/GD)与《教育新导向》(CN23-1340/GD)系同一刊物。 六、在选送我市评审论文的刊物中,发现《现代教育科学》(CN22-1339、CN22-1173)、《现代中小学教育》(CN22-1096/G4)、《继续教育研究》(CN23-1470/G4)、《引进与咨询》(CN35-1076/F)(素质教育论坛专辑)、《学会》(CN35-1127/G3)(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武夷科学》(CN35-1104/Q)(季刊,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等刊物内含有大量我省或我市教师论文,经"中国期刊网"查询论文目录,与其正式刊物目录完全不一致,并且刊物上没有标注"增刊"字样,也没有出具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出版许可证,由此认定这些版本的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 七、本文所列的刊物或刊物版本,均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发表在其上的论文不予认可,允许参评对象更换符合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要求的论文。论文发表的截止时间可放宽至2004年3月。八、由于受到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影响,我市2003年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评审还未结束。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更换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04年4月25日。 九、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论文,经专家鉴定结果为不符合我市评审要求的(即论文质量不符合要求),论文不予更换。 十、从2004年度起,送审代表作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一律不予认可,且不能更换。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二○○四年四月十九日

主题词: 非法出版物 调查结果 论文 处理意见 抄送: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泉州市职改办,存档(二)。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4年4月19日印发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 名称 刊号 名称 号

教育界 CN79-1229/Z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CN-1035R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CN18-4258/H

CN26-1035/I4 CN35-1239HK/G

CN26-1035R CN-4258/H

亚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CN(HK)-NR4352/46/03

CN(HK)4251/171/02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 CN.NR37-02

中国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 CN(HK)25/11/03

教育科研论坛 CN.NR 183/03 教育新发展 CN(HK)NR 184/0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

CN(H)39-7869/G CN03-1202

CN03-1202/G

CN03-1202/HK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 CN03-3313/G

教育管理与科研 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 *** CN23-1240/N

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 中华创新教育 CN98-4362/G4

CN98-4359/G4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CN(HK)NR4137/53/02

中国教育研究 CN39-7848/G4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

CNHK0315 CN35-1515HK/GJ

CN43-8319H/G

CN98-0315/G4

CN98-0315/R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CN43-8861/R 教育纵横 CN(HK)NR 4540/264/03

CN43-8816/R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

CN65-082HK CN.H39-7869/G

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3327/003/01

当代教育 CN(HK)NR 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

CN11-4525/N

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

CN(HK)4263/186/02

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CN18-4258/H

CN13-4412/H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

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

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

我是学新闻专业的 请问记者证怎么考啊 还有进电视台有考试吗 好进吗

我一个朋友考过记者证挺难的。

你可以在相关网业上咨询以下。下面我给你一些提示:

一、核准依据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新出报刊[2003]1222号);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报社记者站人员记者证换发工作的通知》(新出报刊司[2004]59号)。

二、核准对象

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报纸、新闻性期刊的出版单位、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及其它相关单位的新闻采编人员。经清理整顿后符合建站条件,并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登记的报社记者站采编人员。

三、核准条件

(一)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新闻纪律,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二) 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及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

(三) 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或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签有合法劳动聘用合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连续聘用时间已达一年以上。

●驻记者站记者的人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人。

下列人员不发新闻记者证:

(一) 新闻机构中党务、行政、后勤、经营、广告、工程技术等非采编岗位工作人员;

(二) 新闻机构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为新闻机构提供稿件或节目的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专职或 *** 为新闻机构采编新闻稿件的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员;

(三) 教学辅导类报纸、高等学校校报工作人员;

(四) 非新闻性期刊以及无新闻采编业务的其他期刊工作人员;

(五) 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因违法或因违规违纪受过严重处罚的人员。

四、应提交的纸质材料

(一) 《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

(二)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

以上两表可在中国记者网或本网“政务办事处/表格下载”栏目下载。

五、应提交的电子材料

(一) 《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

(二)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

(三) 记者证申请人相片的数字文件,规格(像素119×86,文件格式为GIF、JPEG或BMP),提交的相片(数字格式)须与领取新闻记者证后在证件上张贴的相片(1寸彩色相片)一致。

六、核准程序

(一) 新闻机构将应提交的纸质材料上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二) 设有独立建制新闻出版局的地级以上市(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汕头、江门、茂名、惠州、湛江、汕尾、阳江、潮州、揭阳)的新闻机构,须将应提交的纸质材料报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再向省新闻出版局申报。

(三) 新闻机构上报纸质材料的同时,将应提交的电子材料通过“中国记者网”传输。

(四) 新闻机构的纸质申报材料要在2004年1月20日前送达省局政务办事窗口。省局将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对省内新闻机构的申报材料汇总审核后,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五) 新闻出版总署收到经省局审核通过的“两表”后,在记者网中生成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数据库,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发证记者名单和证件发放数量。

(六) 新闻机构按中国记者网确认的记者名单、数量,直接到省局政务办事窗口领取记者证;并按中国记者网上确定的记者证填写内容准确填写有关证件项目,在记者证相片位置加盖本新闻机构公章(钢印)。

(七) 记者领取新闻记者证后,须及时登录中国记者网,确认所发记者证与记者网中本人记者证的合法样式完全一致,并激活本人记者证,方可成为有效证件。

激活后的有效证件,将进入记者网的公众核验系统,接受社会公众查验和监督。

七、驻粤报社记者站记者换证办法

(一)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通过中国记者网录入《记者站审核登记情况汇总表》。

(二) 报社记者站人员填写《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报社审核通过并加盖公章后将其他证明材料(身份证、学历、职称、培训合格证、聘用合同等复印件)一并送至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审核通过后,向总署报刊司上报《记者站换证人员汇总表》。

(三) 报社同时通过加密终端在中国记者网上录入记者证申请,并按本报社人员的申报流程提交到报社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

(四) 总署报刊司将根据《记者站换证人员汇总表》及网上记者站申报人员进行审批,换证人员名单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上报的《记者站换证人员汇总表》为准。

(五) 中央报社记者站的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发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社记者站的记者证由报社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统一发放。

岑桑的作品

岑桑的作品有:《岭南文库》、《花城》、《希望》、《香港风情》、《当你还是一朵花》等。

作为广东出版事业的重要拓荒者之一,岑桑自20世纪50年代入行,主持出版了一大批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经典图书,深度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广东出版业对大众文化叙事的建构。退休后,岑桑担纲主持全国之一套大型地域性文化学术丛书《岭南文库》,一手打造了广东精品出版的优秀品牌。

岑桑在编辑工作岗位上五十余年如一日,编审了难以计数的大量书稿。他思想解放,为繁荣广东省出版事业作出过不少开拓性的贡献:如倡议并参与组建新世纪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参与创办《花城》、《希望》、《香港风情》、《译海》、《中学生之友》等期刊。

岑桑1987年被授编审职称;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给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所颁“伯乐奖”;2006年再获“韬奋奖”。2005年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南粤出版名家”荣誉称号。

岑桑先生从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编辑工作外,他长期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活跃于文坛数十年,1962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当选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先后出版个人文学作品专集30余种,有散文作品被收进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直至高龄仍笔耕不辍。岑桑的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先后再版重印12次,累计印数50余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