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全面阐述了广东评中级职称课时要求,分别从课时总量要求、不同专业类别课时分配、课时认定原则和课时计算 *** 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旨在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清晰掌握课时认定标准,为评审中级职称做好充分准备。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课时总量要求
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若干规定》,评审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五年内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业务学习160学时,创新研修20学时,其他学习60学时。
2、不同专业类别课时分配
不同专业类别课时的分配比例有所不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课时不得低于180学时,创新研修课时不得低于30学时;经济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课时不得低于170学时,创新研修课时不得低于25学时;医学卫生人员的业务学习课时不得低于160学时,创新研修课时不得低于20学时;其他专业类别人员的课时分配原则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3、课时认定原则
课时认定的原则是按实际参加的教育活动时长计算。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学术会议、研讨会、自主学习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均可认定相应的课时。其中,参加课程学习的课时认定,以培训机构出具的课时证明为依据;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的课时认定,以会议主办单位颁发的会议证明或参会记录为依据;自主学习的课时认定,以个人提交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计划等为依据。
4、课时计算 ***
课时计算 *** 如下:
- 课程学习:每个课时的时长为45分钟,课程学习的课时按实际参与的课时时长计算,不足45分钟的部分不计入课时;
- 学术会议、研讨会:每半天参加会议按4学时计算,全天参加会议按8学时计算;
-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课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课时=学习时数/2。
总结:广东评中级职称的课时要求旨在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和创新水平。通过对课时总量要求、不同专业类别课时分配、课时认定原则和课时计算 *** 的详细解读,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清晰掌握课时认定标准,合理安排继续教育计划,为评审中级职称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广东评中级职称课时要求为240学时,其中业务学习160学时,创新研修20学时,其他学习60学时。不同专业类别课时的分配比例有所不同,课时认定按照实际参加教育活动的时长计算,并制定了详细的课时计算 *** 。掌握课时要求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规划继续教育,提升自身能力,顺利评审中级职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