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职称意见评审征求意见稿是定稿吗

中小学职称意见评审征求意见稿不是定稿。中小学职称意见评审征求意见稿只是征求意见稿广东职称评审征求意见稿,不是定稿广东职称评审征求意见稿,是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东职称评审征求意见稿的,如有意见和建议,是可以填写反馈意见表反馈广东职称评审征求意见稿的。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广东省]广东职称评审征求意见稿,广东 职称 评审

广东省规定小学幼儿园老师可评正高职称

粤版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系列文件征求意见,12月2日前可去提意见;6月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粤版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系列文件——《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及《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办法(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周五起在广东省人社厅官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系列文件明确,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制度,小学老师也可评正高职称。同时明确评和聘结合原则,此举将有望消除现有评聘分离导致的“评上高级却只拿中级工资”等挫伤教师积极性现象。系列文件还提出,要切实改变现有职称评价时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侧重于结合教学实际来综合、公开评价。根据系列文件提出的时间表,广东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于6月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要求在当年11月底前完成。

■新快报记者占文平沈逸云实习生蔡芷涵

利好1

打破职称天花板小学老师也可评“正高”

根据《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实施方案”),今后广东将打破现有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体系将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第113中学陶育实验学校校长白云龙说,现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一般能评到副高职称基本就到顶了,而新的评价体系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也有机会评上正高级职称,这对广大中小教师而言是个福音,“打破了职称的天花板,(在中小学好好教书也能像大学老师那样评上正高职称)让中小学老师们更有奔头,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础教育。” 1 2 3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副高职称如何跨校竞聘

《办法》主要适用于广东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市县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中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的在编在岗教师的职称评审。

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其他在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可参照《办法》参加职称评审。相比之前,明确将实行专门教育的专门学校纳入其中,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新华社资料图

同时,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下同)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评审。评审结果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公办中小学教师岗位结构比例设置,不低于或高于公办中小学的岗位结构比例。中小学教师可申请跨校竞聘、申报。原则上跨校聘任高一级教师岗位的,3年内不得调动。

《标准》规定,除了基本条件外,教师职称评审时,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合格次数不少于学历、资历条件规定的任教年数,且近2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2年内没有出现因工作失职而引发事故造成损失;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参加有偿补课,或其他侵害学生或家长利益的行为;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材料和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规范等情况。未受到影响参加职称评定的处理或处分,或受到的处理或处分影响期满、不影响参加职称评定的。

职称评审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做统一要求,成绩仅作为参考,确需评价计算机能力水平的,由用人单位在职称申报推荐环节增加相关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将进行分级管理,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其中初级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具备条件的地市经批准可由所在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高级及以下等级教师职称评审由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一级、二级、三级教师职称评审由县(县级市、区,下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此外,本次《办法》首次提出,具备条件的学校经批准可依据标准自主开展教师职称评审。

而对长期在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农村工作的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教师职称可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即限定在特定实施范围内聘任和流动。这也更加扩宽了艰苦地区基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通道。

此次发布的《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征求意见稿)》对于一级教师及以上(包括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专业条件评审包括学历资历条件、育人工作要求、示范引领要求、课程教学条件、教研科研条件等五大方面,其中与旧版政策相比,示范引领要求前置,更加强调要发挥出学科或教育教学带头人作用。

如对于正高级教师,要求在本区域学科教学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市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团体主要成员,经常参与组织学术活动,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在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区域学科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或学校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等。

此外,在各层级职称评价中,《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征求意见稿)》都对是否担任过班主任(主任老师)有要求,不少层级还有年限要求。如对于一级教师需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二级教师需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1年以上,三级教师要求任职以来担任过班主任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班级管理任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