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是谁

苏明,男, *** ,籍贯:河南省漯河市,1958年12月23日出生, *** 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9年10月加入公安队伍,牺牲前任韶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2005年12月20日,苏明同志在协助深圳市公安局办案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7岁。 苏明同志从警26年来,无论作为普通警察,还是担任大队领导,无论是在内保岗位,还是在刑侦部门,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始终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上,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本职工作的更高标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多次被公安部、省公安厅借调到各地侦办疑难、影响大的恶性案件,他经办的321工作平台是省厅的“品牌工程”,同志们说:苏明是个实在人,是个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人。 2005年11月 26日,深圳市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被盗金额折合人民币60多万元。此案影响大、性质恶劣,深圳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经过20多天的工作,12月16日,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成功侦破后,接着的任务追缴赃款。12月19日下午,深圳办案民警押送其中两名犯罪嫌疑人来到韶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请求派员协助追缴赃款和辨认现场。接到任务后,苏明同志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与钟教导员一起协助开展工作直至深夜12点。为了确保顺利取回赃款和犯罪嫌疑人的安全,苏明同志亲自赶赴曲江、翁源开展工作。在苏明同志有条不紊的组织下,工作进展顺利,到晚上7点,办案民警顺利追缴回赃款近3万美金。接着,苏明同志与办案民警马不停蹄赶回韶关。当车行驶到106国道翁源县境内铁龙路段时,一辆皮卡小货车突然改变正常行驶方向,迎面撞向正常行驶的警车,两车发生碰撞,苏明同志不幸因公殉职。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廉洁公正,不求名利

。苏明同志的父亲是一名老公安局长。从小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苏明同志刚正不阿的性格,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公正执法,清正廉洁,不求名利。从警27年,苏明同志与无数的犯罪分子打交道,面形形 *** 的诱惑,他总是将父亲的教诲牢记在心中,坚持原则,忠实法律,真正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2004年,苏明同志轮换到刑侦验车点工作,个别别有用心的车主总是想打通这条通道,想方设法通过刑侦验车将一些被盗车或是非法凿该、套牌的车辆披上合法外衣。面对车主的物质诱惑,苏明同志总是严词拒绝,依法将可疑车辆进行查扣,移交有关部门处理。2004年7月,仅一个月的时间,苏明同志就查扣可疑汽车4辆,其中1辆被确认为被盗车。

爱岗敬业,战果累累

。苏明同志从警26年来,先后在刑侦、内部、保安公司工作,在刑侦工作的时间最长,近二十年。苏明同志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总是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刑侦工作又苦又累, *** 差在外,难于照顾家庭。苏明同志上有老父,下有幼子,也有颇多家庭困难,可他从没有因此向组织打过折扣,提过任何要求。多年的刑侦工作,铸就了赫赫战功。仅2004年,苏明同志就参与侦破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乳源县“6·1”三峡至广东输电工程线路被盗案,乳源县“4·5”信用社金库被盗案,乐昌市坪石镇“6·20”凶杀案,浈江区花坪镇“8·3” *** 杀人案、等8起大要案件、疑难案件的侦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 *** ”重要思想。 2001年11月,由于工作需要,苏明同志回到刑警支队,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刑侦工作。面对严峻的刑事犯罪形势,他深入调研,大胆创新,不断拓宽思路,把创建刑侦工作品牌、培养尖子秘密力量作为工作的突破口。苏明同志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工作程序,培养了一批尖子秘密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市秘密力量对大要案件、疑难案件和系列案件的攻坚克难能力,被公安部和省公安厅作为优秀人才备案,多次被公安部、省公安厅借调到各地侦办疑难、影响大的恶性案件。2001年,北方某地发生一起杀人案,在当地造成了恶劣影响,公安部对此案高度重视。但由于案情复杂,案件久侦不破。2002年公安部借调了苏明等同志到案发地协助侦破此案。苏明同志克服了水土不服、情况不熟的困难,连续工作10多天,凭借高超的工作技巧,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为专案组提供了有力依据,使该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5年6月,苏明同志主持五大队全面工作。在主持工作期间,他十分注重大队班子团结,处处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全市特情工作,创建了321工作平台,规范了管理,得到了省厅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热情服务,全力协作

。在一些人眼中,协助外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布控抓捕、追逃取赃工作是一项十分辛苦,却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但是苏明同志却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毫无怨言地服从组织安排,接受了这项工作。面对对外地公安机关的协查、协捕要求,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他总是热情接待,全力配合。在他的脑子根本没有本地案件、外地案件之分。仅2001年以来,苏明同志就协助外地公安机关侦办各类刑事案件120多宗,抓捕犯罪嫌疑人60多名。2004年11月17日,河北省某县公安局民警来到韶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请求协助核查一宗故意杀人案线索:有群众反映该县“2001·2·15”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王军有可能在韶关一家机动车销售公司落脚。若大的韶关,要依靠一条并不明确的线索查找一名潜逃的命案在逃犯,难度可见一斑。苏明同志接受任务后,连夜对此线索进行细心的分析研究,决定从办理暂住证人员、出租屋和机动车销售公司入手进行排查。11月18日,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苏明同志掌握到一条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的姐夫韶关市区的一家摩托车专卖店工作,其有个亲戚在专卖店乐昌分公司工作。这个亲戚极有可能就是河北警方千里追捕的命案在逃犯。苏明同志与河北追逃小组的同志一起赶往乐昌,迅速将化名潜逃的犯罪嫌疑人王军抓获,成功侦破了这起沉积了3年的命案。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河北追逃组的民警对苏明同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赞叹不已。 苏明同志匆匆地走了,他虽然没有豪言壮语的道别,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与歹徒殊死搏斗的惨烈景象,但是他倒在了维护社会治安的之一线,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为刑侦事业而死,忠实地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编辑本段2、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博士

简介

苏明,男,1958年9月出生,汉族,1977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 *** ,1982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涡轮机专业,1987年9月获工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学位,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等职务。

荣誉

多年从事热力系统稳态动态性能及仿真研究,1991年和1998年两次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9年获 *** 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 ***

有: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 苏明常务副书记分管组织、人事、规划与发展、老干部。

编辑本段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题像

简介

苏明,1957年生于山西,经济学博士。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苏明

1997年成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同年入选国家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之一层次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城镇财政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是国内知名的中青年专家。

成绩

曾数十次主持研究国家部委研究课题,多次主持研究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其它国际合作课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财政支出政策理论、“三农”财税政策、能源财税政策等。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出版著作8部,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300多篇,有2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部级以上奖励。

扬威世界的我国“十大名船”是怎样的?

什么船能当得起“中国十大名船”的称号?去年,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14家单位共同给出了权威的答案。四艘军舰、四艘民船以及两艘科学考察船,一并获得了中国造船史上之一次国家名船评比的更高荣誉。据悉,所有当选名船都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是中国船舶工业不同历史时期创新成果的典型代表。

1.东风号——中国之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货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力更生设计和建造的之一艘万吨级船舶,由江南造船厂制造,1965年交付使用。东风号的总长为161.4米,船宽20.2米,船深12.4米,载重量1.3488万吨,排水量1.7182万吨,采用中国自行研制的低速重型船用柴油机。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国上年度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的压轴之作,中国首次开展的十大名船评选活动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四艘军舰和六艘民用船舶荣膺“中国十大名船”称号。这十大名船均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堪称新中国船舶工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国防科工委官员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但为海军设计和建造了大量新型武器装备,而且率先成为中国出口支柱产业。中国迄今已连续十余年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作用举足轻重。

2.向阳红10号——中国之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

向阳红10号远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江南造船厂设计建造,于1979年10月交付使用。总长156.2米、排水量1.3万吨,双桨双舵,并且在舵上还带有螺旋桨,船中舭部有防摇鳍,船的操纵性和适航性能极好。在12级风浪中可以坚持航行,在任何两舱进水的情况下,都不会下沉。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之一艘载有直升机的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能在全球所有海区航行,为中国的太空和海洋科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0年4月,向阳红10号参加了中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1984年4月,中国首次发射同步试验通讯卫星,它成功完成了卫星定点区域气象预报及通讯联络任务。1999年7月,向阳红10号成功改装为远望4号科学测量船,先后参加了中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远洋测控任务。通过它的测控通信技术,胡 *** 总书记和神六航天员实现天地通话。

3.长城号——中国之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面临转型期的艰难时期,长城号率先叩响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由此开创了中国船舶出口的新纪元。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之一艘大型出口船舶。

4.济南舰——中国之一代导弹驱逐舰

济南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并制造的之一代导弹驱逐舰的首舰,先后完成了2200多项试验任务,获得100多万个试验数据,被誉为海军装备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也是迄今唯一荣立集体一等功的驱逐舰。它实现了中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它的诞生,在中国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5.核潜艇——中国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1959年, *** 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指示。国家动员各行各业数千个单位,集中一大批科研生产人员,自力更生、奋力攻关。经过不到20年,中国之一代核潜艇终于横空出世。它的研制成功,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一次战略性突破。

6.渤海友谊号——中国之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

渤海友谊号实现了中国FPSO(超大海上浮式储油船船体)设计建造零的突破。这艘船灵活机动,已成功用于渤海三个油田的开发。它是集原油加工、海上油库、卸油终端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发的重大设施。它的建成实现了中国浮式生产储油船设计建造零的突破,是中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标志性的产品。

7.常规潜艇——中国新型常规潜艇

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新型常规潜艇,也是中国国产在役潜艇中噪声更低的潜艇。它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交付海军使用,是中国之一个能在水下通过发射远距离的反舰导弹攻击敌舰的常规潜艇。由于大量采用先进科技使潜艇在水下生存能力极强,拥有艇员在水下一定深度快速上浮脱险或与深潜救生器对接的能力。它集中了中国舰艇武器装备科研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常规潜艇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8.哈尔滨舰——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

该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导弹驱逐舰,1993年服役。舰长148米,满载排水量4800吨,航速31节,续航力4300海里/15节。主要装备有舰炮系统、导弹系统、反潜武器系统、作战情报系统、电子战系统、直升机起降平台等。代表了中国水面舰船武器装备上世纪90年代初的更高水准,完成了中国海军首访大洋彼岸的使命。

9.远望3号——“海上科学城”航天测控船

远望3号航天测控船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测控船,是一座流动的“海上科学城”。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测控船,具有对卫星、飞船、潜地导弹等进行指挥、控制、测量的功能,它的建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测控技术大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是中国造船人的一大梦想。1999年,中国同外国船东签订了5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建造合同。德尔瓦号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国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10.我国之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德尔瓦号

该船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国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广东省]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职称,广东造船业

杨俊生是谁

杨俊生

杨俊生,造船专家和实业家,长期从事船舶设计、建造和教育事业。抗日战争前,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建国前相继承造了当时吨位更大、航速更高的“大达”号、“民俗”号江轮等大小船舶183艘和大容量气柜及大型钢结构桥梁十余座。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90年9月26日 生于江苏省淮安县(今淮安市)。1896年-1906年 于淮安县板闸镇私塾读书。1911年4月-1912年7月 于日本东京之一高学校预科读书。1916年9月-1920年7月 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船舶工学科求学并毕业,得工学士学位。1920年8月-1924年5月 任日本长崎三菱造船所工程师兼三菱工业学校教师。1924年6月-1926年3月 任上海中日合资东华造船厂工程师。1926年10月-1936年5月 独资开办大中华造船机器厂任厂长。1936年6月-1952年12月 任中华造船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兼厂长。1946年9月-1948年7月 兼任同济大学造船工程系教授。1948年9月-1952年6月 兼任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教授。1948年10月 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五届监理事会上被选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1951年1月 兼任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技术顾问。1951年12月 当选为上海市造船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1953年1月-1966年8月 任公私合营中华造船厂厂长兼总工程师。1956年 任命为上海造船学院副院长(但没有到任)。1966年8月-1969年9月 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1969年9月-1982年1月26日 在家休养。1982年1月26日 病逝于上海。

船舶技术类的如何考工程师

船舶技术类的可考工程师

注册造船工程师

册船舶工程设计师分为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职称:船舶和海上设施、内河船舶、渔业船舶三大类,每类中又分为一级注册船舶工程设计师和二级注册船舶工程师。

人事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农业部共同负责注册设计师制度实施工作。

执业范围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职称

(一)船舶工程及其设备的设计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职称

(二)船舶工程技术咨询;

(三)船舶产品调查与鉴定等技术服务;

(四)对本人主持设计的项目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

(五)国务院船舶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职称他业务。

一、一级注册设计师的条件:

(一)取得船舶工程专业硕士或者以上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大学博士学位,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

(二)取得船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三)具有船舶工程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学历或者具有船舶工程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四)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或者取得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五)不具有前四项的条件,但设计成绩突出,管委会认定达到前四项规定的专业水平的。

二、二级注册设计师的条件:

(一)具有船舶工程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

(二)具有船舶工程设计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三)具有船舶工程设计专业4年制中专毕业学历,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四)具有船舶工程设计专业相近专业中专毕业学历,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7年以上的;

(五)取得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船舶工程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第十条 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高级、中级技术职称的船舶工程设计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可以按照注册设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规定,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试。

第十一条 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分别与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农业部用印的相应类别、级别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十五条 取得资格证书并申请注册的人员,应受聘于一个具有船舶工程设计资质的船舶设计企业(单位),并通过聘用单位向相应类别注册审查机构提出注册申请。

第三十一条 注册设计师执行业务应当加入船舶工程设计企业(单位)。船舶工程设计企业(单位)的资质等级其业务范围,由国务院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三条 在船舶工程设计工作中形成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必须由注册设计师名字盖章后方可生效,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黄胜是谁?简介

1.元末明初历史人物黄胜(1317-1389年)名应孙,字学古,号依江,行明一。元浙江湖州教授。儒士黄檟子,聪颖异人,书过目成诵,以禀生充明洪武六年癸丑岁贡生,举明经廷试之一为贡元,授广东潮阳县教谕,擢浙江省湖州府教授,师范著闻,登其门者多出人头地,致仕归杜门,后弃文从武,先世得姓以来,自闽军城莆田黄石金墩寓邵武始祖,黄胜以前朝洪武初,杉关战功,食邑光泽鸾凤武林黄宅,其裔显者,为四世孙黄斌讳智公字宗循由金墩徙洋城陡门兜,其后讨贼卒于王事,忠烈耿著。迨八世孙黄思道字朝阁号默庵,大侠子,明隆庆庚午举人官代州知州殁于官有惠政,清白相传;九世孙黄克谦字汝澍号灵河登明万历戊戌进士,历职方武选,参藩粤东,官至杭右卫军指挥使遂为浙江杭州金墩武林黄氏初祖,十世孙长讳黄枢,次讳黄机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为杭甲族,杭州西溪金墩山有官园在焉。黄胜元成宗延祐丁巳年十一月二十日亥时生,明洪武已巳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时卒,著有依江集行世,配后埭郑氏,葬罗汉山北,有志铭,侧室吴氏子黄源,著书有依江集十卷,行于世。 2.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黄胜,男,1945年7月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原籍福建省上杭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1964年8月考入中国人民 *** 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脱产进修学习。 1980年--1982年赴日本研修两年,主攻船舶螺旋桨理论,发表的研究论文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回国后任讲师、教研室主任,1988年任副教授、系主任,1993年任教授、系主任,1995年任博士导师、副校长,1997年12月任常务副校长。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赴日本合作研究三个月,从事水下潜器和机器人特种推进器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日本同行的高度评价。黄胜教授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特别是在船舶推进性能和船舶节能研究方向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一定的影响,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5人。主持和参加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及教学研究等科研任务3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的11项) ,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11篇),主编参编论著6部。1993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并被批准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工作者、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代表。现兼任国务院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核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学会常务理事兼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兼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杂志编委、《船舶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 *** 教授等职。 3.高级工程师黄胜,高级工程师。江苏海门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系。曾任赣江流域开发总队副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南京水利实验处水工室工程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中国海洋学会 之一、二届理事。多年从事大河河口的治理研究。1949年主持设计并试制成功国内之一台波浪发生机,主持设计了我国之一个大河河口模型。六十年代根据我国河口特点提出了河口分类 *** 、河口的演变特征和治理 *** 。七十年代对长江口航道治理,特别是南支河段的治理作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较好的治理方案。撰有《潮汐河口类型分析》、《长江口拦门沙形成原因及演变预测》等论文。 4.山东省副省长黄胜,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大学学历,1954-9-11生,1972-11-1参加工作,党员, 1975-5-1入党。1972.11-1975.08 总参第十三测绘大队战士;1975.08-1976.10 *** 测绘学校学员;1976.10-1979.02 *** 测绘大队测绘员;1979.02-1979.09 潍坊二中团委干部;1979.09-1983.07 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学生、院学生会主席;1983.07-1984.05 曲阜师范学院团委干事、副书记;1984.05-1987.07 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秘书、副处级秘书;1987.07-1988.06 省委办公厅处级秘书;1988.06-1989.04 省 *** 办公厅综合二室副主任(正处级);1989.04-1991.06 省 *** 办公厅综合一室主任;1991.06-1993.06 省 *** 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1993.06-1995.08 省 *** 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其间:1994.02-1995.08德州地(市)委挂职副书记);1995.08-1996.03 德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其间:1994.09-1997.07中国科技大学业余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6.03-2001.01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1998.09-1999.07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脱产学习,1998.09-2001.07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2001.01德州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德州军分区党委之一书记,山东陆军预备役保障旅之一政委。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市十四届人大代表。2007年3月,任山东省副省长、省 *** 党组成员。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2008年1月26日选举为山东省副省长。

负责教育、民族宗教、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广播电视、体育、新闻出版、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教育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宗教事务局)、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广播电视局、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共青团山东省委、省妇联、省地震局、省档案馆(省档案局)、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省出版总社、山东社会科学院、省红十字会。 5.近代著名报人黄胜,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史之一批出国留学西方的学生之一,因留学期间因水土不服返国。近代著名报人。与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报学家王韬合资筹建中华印务总局,后来又成为《循环日报》总司理(即总经理)。1857年由《孖剌报》报馆创刊,为该报的中文版,后改名为《中外新报》,由伍廷芳主持,黄胜参与了编辑工作。 [编辑本段]6.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部工会主席 黄胜 男,讲师,任体育部工会主席。 1968年生。1993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篮球专业,擅长散手、乒乓球。任一年级体育普修课和二年级篮球专项课的教学工作,任校篮球队教练。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曾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在《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担任副主编。2004年获校级教研成果一等奖。

广东海洋大学导师张培珍2O20年带了几个学生

广东海洋大学导师张培珍2020年带3名研究生。

张培珍,女,工学博士,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承担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水声测量技术、海洋声学实习、声纳技术专题、海洋浮标原理等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声学学报、海洋技术学报审稿专家,声学学会会员,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专家。